當越南插畫家Hoang Giang筆下那株貫穿公寓樓的魔幻向日葵在《花之樓》(Flower Block)中恣意生長時,她自己的藝術生涯也正迎來爆發式綻放。這部與英國作家Lanisha Butterfield合作的繪本,不僅斬獲2025年德比兒童繪本獎,更入圍卡內基插畫獎長名單,還被納入多莉·帕頓的"想象圖書館"項目。

《花之樓》:用畫筆播種社區溫情

這部現代版《杰克與魔豆》的故事中,小男孩Jeremiah的向日葵種子奇跡般地串聯起整棟公寓的居民。Giang用柔和有機的色調與充滿好奇心的角色設計,完美呈現了文本中"分歧世界對和諧社區的渴望"。"成功首先歸功于Lanisha的故事,"這位謙遜的藝術家坦言,"在這個充滿撕裂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多關于團結的寓言。"

從經濟學到插畫:一條迂回的花徑

大叻高原出生的Giang,最初在胡志明市攻讀經濟學,卻因對藝術的熱愛自學插畫。通過創作漫畫雜志和接案積累經驗后,她遠赴英國劍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攻讀插畫與書籍藝術碩士。"我最容易被那些能產生共鳴的故事吸引,"她分享創作哲學,"當作者、出版商與我對視覺化方案達成共識時,就是最理想的合作狀態。"

無定風格的風格主義者

Giang作品的獨特魅力恰恰在于其多變性——從《我爸爸的龍》的復古筆觸到《熊心》的現代構成,她拒絕被單一風格定義:"我曾苦惱于沒有標志性畫風,后來明白,選擇最適合故事的視覺語言才是核心。"這種靈活性讓她在Illo經紀公司的合作名單上備受國際出版商青睞。

早餐飯團與漫畫:藝術家的B面人生

面對AI沖擊,Giang笑稱備用計劃是在越南賣日式飯團早餐。但她從未停止個人創作:以越南南部鄉村動物為主角的幽默漫畫系列《Xóm Om Xòm》已出版五卷,用懷舊與諷刺記錄傳統與現代的碰撞。"這些角色映射當代人的行為模式,但故事設定在科技尚未主宰生活的年代,"她解釋道,"這是我觀察社會的游戲之眼。"

如今回到越南的Giang,正同時推進多個國際項目。今年九月,她為Louise Greig新作《熊心》繪制的插圖將通過Flying Eye出版社面世。這位不愿被定義的藝術家證明:最動人的創作,永遠根植于對人性真相的誠實探索。

精選文章:

IBM紐約旗艦總部:在麥迪遜大道打造創新協作生態

一座“幻城”,為什么“只有紅樓夢”?

設計師的"靈感借鑒"藝術:10種避免抄襲嫌疑的巧妙話術

在算法與祖先智慧之間:拓展建筑智能的維度

14個簡單技巧:打造不雜亂的開放式擱架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