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電影節近日頒布新規,以"得體性"為由禁止紅毯嘉賓穿著暴露服裝或過度夸張的造型。這一決定終結了近年來愈演愈烈的"裸色禮服"風潮,也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時尚界是否正在轉向保守主義?

回溯歷史,戛納紅毯的大膽著裝傳統始于1980年代。1985年,藝術家杰夫·昆斯的未婚妻伊洛娜·斯塔勒以一襲粉色露胸禮服轟動全場,此后卡梅隆·迪亞茲、克勞迪婭·希弗乃至近年貝拉·哈迪德和娜奧米·坎貝爾等明星不斷突破尺度。紐約大學時尚史學家南希·戴爾認為,新規旨在遏制過度暴露,重塑優雅本質:"雖然T臺秀場的裸露程度不輸紅毯,但戛納顯然希望區別于其他明星盛會,即使這顯得專斷。"

卡爾拉·韋爾奇為奧利維亞·王爾德打造的2025年奧斯卡派對造型。CHAD SALVADOR

明星造型師卡爾拉·韋爾奇在Instagram抨擊該規定"無聊、父權且愚蠢",而歌手帕麗斯·杰克遜則為其在斯特拉·麥卡特尼大秀上的透視裝辯護:"人體為何總引發不安?身體本就是自然存在。"這番爭論折射出時尚界長期的分歧:裸露是女性賦權還是設計創意的匱乏?

值得注意的是,TikTok時尚博主們將"安靜奢華"、"田園主婦風"等保守趨勢與美國經濟下行關聯。創作者妮基塔·雷德卡在獲贊380萬的視頻中指出:"經濟低迷時,人們更傾向選擇穩妥的傳統著裝。"但戴爾反駁這種觀點:"1950年代經濟繁榮期同樣盛行保守風格,二者并非簡單因果關系。"

理查德·奎恩2025秋冬系列中的1960年代復古裙裝。GIOVANNI GIANNONI/WWD

盡管社交媒體熱議"端莊回歸",戴爾認為這僅是消費選擇多元化的一環:"在紅毯和特殊場合,暴露剪裁仍是絕對主流——除非受宗教文化規范限制。"這場辯論最終揭示:當戛納試圖用禁令重塑精英文化符號時,時尚界始終在自由表達與社會規范間尋找動態平衡。

精選文章:

嗅覺設計:喚醒記憶的空間魔法

從亞馬遜到Adobe:2025年正在掀起"靜默品牌煥新"風潮?

重塑現代建筑的10個日式設計典范

從執行腳本到自主思考:代理型人工智能的崛起

Airbnb拓展服務與體驗領域,計劃推出更多社交及人工智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