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續在創意產業掀起興奮與憂慮的浪潮。每天都有新的研究和AI應用問世,多家創意機構表示,如今設計師必須掌握AI技能才能保持競爭力。
游戲行業也不例外。從獨立開發者到Nvidia等科技巨頭,都在探索用于游戲構思、優化甚至全流程創作的AI模型。但這項技術能否突破生成游戲素材的范疇,進一步實現由玩家自主創造游戲內容的"生成式游戲"或"活體游戲"?
Reddit用戶"奇點"在體驗谷歌Veo 3生成虛擬游戲畫面后發帖詢問:"生成式游戲時代是否即將到來?"該話題迅速引發熱議。
Veo 3憑借逼真的視頻生成效果備受關注,這位用戶特別看好其在游戲物理引擎、光線渲染和細節呈現方面的潛力。他設想:"我們距離通過指令實時生成可玩游戲并調整玩法機制還有多遠?"
雖然AI的指數級進步不容小覷,但從生成幾秒視頻到產出數小時符合游戲規則且可控的連貫內容,仍需突破多重技術壁壘。微軟已推出構思工具Muse(參見下方視頻),卡普空正使用Vertex AI和Gemini輔助游戲開發創意,但真正生成完整游戲仍是另一回事。目前最接近的研究當屬谷歌的Genie 2世界模型,但其內容一致性仍不理想。
部分Reddit用戶堅稱AI永遠無法勝任游戲開發的海量工作,從建模到狀態管理再到數據庫處理。"我曾深度使用AI工具,它連Unity里一個簡單著色器的正確代碼都寫不出來,"某位從業者評論道。
但也有玩家認為生成式游戲的到來會比預期更快。他們預見《俠盜獵車手》等大作將演變為基于自身IP的AI沙盒——雖然核心場景和故事線仍受嚴格控制,但玩家能通過指令生成自定義任務和開放世界的新區域。
"這類游戲就像閱讀《選擇你的冒險》小說,"一位用戶比喻道。不過傳統互動小說只提供有限選項,現有技術已能實現類似效果。要實現真正的"想象你的冒險",角色需配備智能記憶模塊,場景狀態需持久化保存以確?;厮輹r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AI必須能判斷人類認為有趣的元素。除技術可行性外,此類AI的龐大能耗也是現實難題。
或許我們不該用現有游戲標準來衡量AI生成內容。"未來可能會出現放棄場景持久性等傳統要素的新游戲類型,"有用戶指出,"重點或許就在于生成轉瞬即逝的劇情片段。"
游戲公司已在探索與非玩家角色(NPC)的自由對話系統(此前索尼AI生成的角色艾洛伊就引發爭議)。更激進的設想是NPC將成為擁有社交賬號的"虛擬朋友",這讓人聯想到Meta在Instagram推出的AI網紅,雖然帶著反烏托邦色彩,卻并非全無可能。
核心問題在于:用戶是否愿意為AI生成內容買單?盡管娛樂消費具有個人屬性,但與他人分享體驗同樣是重要動機。當每個人都能生成專屬游戲時,誰還會參與他人的虛擬世界?
"這將導致文化的徹底原子化,"有用戶警示道,"每個人都沉溺于為自己量身定制的娛樂中。"Reddit上甚至出現"大坍縮"的預言——大眾傳媒消亡,人人遁入自己的無限宇宙。
這個發人深省的觀點值得玩味:生成式游戲究竟可行還是可???歡迎在評論區分享見解。
若對現有游戲開發工具感興趣,可參閱我們甄選的最佳游戲開發軟件。此外,Reddit上關于設計師是否需要新技能應對AI的討論同樣熱火朝天。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