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雙叒叕變卦了!在經過40天的極限拉扯后,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終于把關稅戰一夜打回美國“解放前”,劇情堪比“甲方改稿100遍后突然認慫”。

要戰,奉陪到底,要談,大門敞開!中國在這場激烈博弈中的堅定立場和精準“反殺”,讓設計師們集體拍案叫絕——原來對付“特朗普式甲方”,中國早把套路玩明白了!

01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作為設計師,如果不幸遇到了這種需求模糊、反復無常、唯我獨尊、無限加壓的“特朗普式甲方”,咱們逃肯定是逃不掉的,硬剛嘛,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畢竟放眼全球,能像中國這樣霸氣沉穩極限拉扯,最后還能奪回主動權的,也沒幾個!

(圖片來源網絡)

祖國媽媽這波言傳身教堪稱教科書級別,我們從中要學的第一招就是——**研究他!瘋狂研究他!**就像偵探破案一樣,把他的底細、性格、需求、意圖,統統研究個透!

別被甲方表面的“戲精”操作唬住了,那些突然加碼的需求、凌晨發來的“靈感”、半途改變的立場,很可能都只是試探你底線的煙霧彈。

(圖片來源網絡)

1964年,貝聿銘在全球最厲害的18位建筑師中脫穎而出,被肯尼迪家族選中委托建造肯尼迪圖書館。當時的貝聿銘剛剛成立自己的設計工作室不久,并無優勢,但杰奎琳一眼就看中了他,理由是被他的“唯美世界所打動”。

看似幸運的背后,其實是這位“心機boy”做足了功課。為了迎接杰奎琳的訪問,貝聿銘連夜粉刷了自己的辦公室,擺放了杰奎琳最喜歡的白玫瑰,讓她走進來時就無比感動。

(肯尼迪圖書館,圖片來源網絡)

當我們早早就從對方的企業年報挖到社交媒體小號,把他們的企業文化、市場定位甚至決策人的星座血型MBTI都扒個底朝天,便能夠層層剝開他的“懂王”面具,直抵核心需求,有了應對他、反制他的信心。

(圖片來源網絡)當然,研究甲方的同時,設計師也得給自己來個 360° 無死角的“體檢”!別一上頭就立 Flag,甩出個像復仇者聯盟集結那么宏大的設計方案 —— 結果發現自己連蜘蛛俠的戰衣都縫不明白,最后方案難產,翻車可就很尷尬了!

先掂量自己的斤兩,心中有數,才能在甲方爸爸面前支棱起來。

02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特朗普式甲方”最令人聞風喪膽的,其實并不是他的“無理取鬧”,而是他偏偏有無理取鬧的資本:“強”,強到讓你懷疑人生。面對這種任性的強者,你越跟他較勁,他反而越來勁。

所以設計師要學會的第二招就是——穩住自己!穩到他自覺無趣!無論甲方提出多么奇葩的要求,咱們首先都得保持微笑,就像面對一個調皮的孩子,你得有耐心,有愛心,還得有點幽默感。

(圖片來源網絡)

1985年,在面對“暴君”喬布斯這樣可怕的甲方時,設計師保羅蘭德竟然在簽完合同后告訴喬布斯:“我設計出來的東西,你可以用,也可以不用,但是都得給我錢。并且我永遠不會做備選方案。”而當細節狂喬布斯審稿后表示“我希望這個e可以改成更為亮一些的黃色”時,蘭德甚至反駁道:“我做了50年設計,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10萬設計費,只做一稿,拒絕修改,蘭德竟然就這么征服了“偏執狂”甲爸喬布斯。喬布斯認為,蘭德這樣的理念和精神,與他曾對團隊說過的“我們應先替顧客做好選擇,而不是生產一堆平庸的產品讓顧客無法選擇”是一樣的道理。

(保羅蘭德為喬布斯NeXT公司設計的新logo,圖片來源網絡)

在真正的強者之間,堅守底線才是根本的游戲規則。我們的目標是完成一個優秀的設計項目,而不是與甲方爭輸贏。

設計師的底線是什么?是設計質量,是專業尊嚴。當甲方提出嚴重違背設計原則的要求時,咱們不僅要敢于說“不”,更要能夠通過專業的服務和方案來贏得甲方的信任與認可。與其跪舔甲方審美,不如用作品教甲方做人!

(圖片來源網絡)

03

戰要戰出風骨,談也要談出誠意

和“特朗普式甲方”過招,更像在玩一場超長待機的密室逃脫游戲,過程充滿了反轉和驚喜(嚇)。這時候就要祭出終極必殺技——陪他玩!玩到他主動喊停!

設計師陪他玩的底氣,就藏在每一個退稿改稿熬到天亮的夜里,在每一次推翻重來的自我懷疑里。但這種 “熬”?可不是被動挨打,而是像游戲升級打怪刷經驗一樣,在每次拉扯中一步步深入摸清甲方的“命門”。

(圖片來源網絡)

在負責修建京都高瀨川邊的復合性商業設施Time’s時,安藤忠雄堅持“將建筑投入自然”的設計理念堅決不改稿,和業主、行政單位產生了相當激烈的沖突。他說:“我必須有卓越的毅力和體力,在與業主、開發商協調的緊張氣氛中周旋,忍耐堅持到最后一秒。”

最后安藤成功了,經過幾次協商,行政單位終于接受,幾乎是用原案設計興建Time’s。毗鄰河邊的Time’s成為獨具當地特色的空間,也是如今小清新們的必去之地。

(京都Time’s商業區,圖片來源網絡)

真正的贏家,從來不是嗓門最大的 “鍵盤俠”,而是能技術性“茍”到最后的“熬鷹大師”。

(圖片來源網絡)

光會“熬”也不夠,對付習慣性“極限施壓”的甲方,還要學會把壓力球拋回去反向洗腦,化身談判桌上的“餅學大師”,把每次溝通都當成“種草”現場,制造出雙方瘋狂心動的高光時刻,主打一個讓甲方從 "這方案不行"到 "這腦洞我磕了",讓甲方切實感受到合作帶來的巨大價值,成功拿捏!

(圖片來源網絡)說到底,在設計生涯中,如果你遇到“特朗普式甲方”,可能是一種巨大的不幸,但也可能是一次巨大的磨練和成長。跟他們過招,拼的不是誰更能忍氣吞聲,也不是誰更會拍桌子,而是一場信心、耐心與智慧的交鋒。設計職場如江湖,能笑到最后的,永遠是那些既有實力又懂套路的“乙方王者”!

——“我們最終目的,是徹底糾正單邊加需求的錯誤做法,維護甲乙雙方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精選文章:

是家具還是藝術?藝術家如何重新思考日常設計

"完美心愿"——勞斯萊斯為何全力押注個性化定制

創意商業:在不確定時代培育新業務的五大法則

卡地亞「女性主題展館」,跨越界限的沉浸式互動體驗

無障礙設計的革命性路徑:當共情成為設計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