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不只存在于實驗室或概念圖板中,更存在于我們每天觸摸、使用和依賴的產品里。在Yanko Design,我們始終著迷于那些將絕妙構想轉化為現實的時刻——當前瞻性設計與制造工藝相遇,創造出真正改善生活的產品。這正是紅點產品設計獎所推崇的非凡價值。2025年"最佳之選"獲獎作品不僅代表卓越設計,更證明偉大產品能在融入日常生活的同時重塑整個行業。

今年獲獎作品的獨特之處在于其解決問題的多元視角。從重新定義人機交互的突破性消費電子,到應對地球緊迫挑戰的可持續方案,這些獲獎作品表明:深思熟慮的設計不只關乎美學,更在于通過精細執行創造深遠影響。紅點獎嚴苛的評審標準始終是衡量產品能否架起愿景與市場橋梁的黃金準則。我們精選了這些因正確理由備受矚目的杰出作品與您分享。

01. LG透明OLED電視77T4(LG電子)

還記得那些占據整個房間的黑色矩形電視嗎?LG設計團隊顯然認為這種設計已經過時,轉而推出完全顛覆的透明OLED電視77T4。這不僅是一臺超薄電視——當關閉時,這塊77英寸屏幕幾乎隱形,鑲嵌在可作家具使用的鋁合金框架中。播放內容時,圖像如全息魔術般懸浮空中,形成人們自然圍觀的"篝火效應"。

其設計精妙之處在于解決了透明顯示的根本矛盾:有時你仍需要傳統觀影體驗。按鍵啟動電動織物面板,即刻獲得經典黑色屏幕;無線影音方案則將線材減至最少。模塊化鋁制結構不僅是美學考量,更創造了與現代家居融為一體的置物系統。這款產品讓人恍然大悟:我們始終錯誤地將電視視為家電,而它本應是提升而非打斷生活空間的建筑元素。

02. MAZZU模塊化床墊(LAYER設計,Benjamin Hubert)

睡眠是人人需要卻罕有滿足的基本需求,問題往往源于我們稱為"床墊"的彈簧填充塊。LAYER的Benjamin Hubert顯然厭倦了床墊行業"一體適用"的做法,徹底重構了睡眠表面的設計理念。MAZZU不僅是床墊,更是將床視為可定制家具的模塊化系統。

其革命性在于卡扣式獨立袋裝彈簧系統,可精準配置不同區域的軟硬度。伴侶偏好不同?更換對應模塊即可。更換床架?調整尺寸。需清洗或更換局部?單獨拆裝處理。摒棄泡棉,采用輕量化可回收聚合物與無膠粘接紡織品,既護脊又環保。如此深思熟慮的設計令人疑惑:為何無人更早想到?

03. HORL?精密剪刀(Timo Horl與Otmar Horl)

你以為剪刀在青銅時代就已臻完美?HORL父子團隊顯然不這么認為。這場始于改良家用剪刀磨具的探索,最終演變為對人類基礎工具的徹底重塑。HORL剪刀不僅是廚用剪,更是恰巧能剪物的精密儀器,其工藝精度堪比瑞士手表或德國汽車部件。

精髓在于彈簧助力快拆機制:動態張力維持刀片結合,超越閾值時發出確認工程品質的清脆"咔嗒"聲。這不僅關乎剪切,更確保每次全程利落,采用可能見證孫輩成長的高碳鍛造鋼。HORL創造了你此生無需再購的剪刀,這究竟是糟糕的商業策略,還是最自信的設計宣言?鑒于紅點評審團對其聲學、視覺與功能的全面肯定,我們傾向后者。

04. 2050可食用餐具(威榮新材料科技)

一次性塑料餐具是環境公害,卻因司空見慣而被忽視。威榮科技的解決方案既簡單又復雜:用廚余垃圾制作可食用餐具。以米糠、大豆蛋白與木薯淀粉為材,這些餐具可盛放55℃熱湯一小時,用餐后或當甜點食用,或兩周內庭院降解。

其突破在于通過純工程方案解決淀粉材料的脆性問題。僅手柄設計就經過多次試驗達成剛柔平衡,證明可持續不必犧牲功能。針對全球飲食習慣開發不同版本,甚至推出巧克力與香草口味,顯示其超越 novelty 走向實際應用的決心。這不僅是環保餐具,更是讓塑料叉顯得過時的品類重構。

05. Novara懸臂傘(浙江正特)

戶外傘是人人需要卻少有關注的產品——直到你與笨重不馴的遮陽裝置搏斗時。正特設計團隊觀察用戶與懸臂傘的"斗爭"后發現問題不僅在于體積重量,更在于人機交互方式。其人性化解決方案是:高個子習慣從后方用上肢力量調節,矮個子則傾向側方雙手配合下肢發力。

Novara的精妙在于前置把手系統,鼓勵如舉啞鈴般的直覺上推動作,適配不同身高力量。錐形旋鈕專為長者設計,匹配底座同箱配送免除配件煩惱。采用再生材料建造,體現設計師所稱的"情感耐久性"——優秀設計讓人珍視而非季拋。

06. TN1風扇加熱器(深圳藍禾科技)

暖風機始終面臨美觀與效能的取舍困境。藍禾科技團隊徹底重構了家用加熱器概念。賽道靈感橢圓形設計不僅是視覺突破,更為延伸加熱面積而不顯臃腫的工程方案。

啟動時加熱元件通過升降機構緩緩升起,如同具有生命的有機體。這不僅是戲劇效果——上升優化熱流分布,收回保護內部防塵。石墨烯涂層提升熱效,橫流風扇加速暖流擴散,關機時完全收回不破壞空間美感。傳統暖風機相形見絀。

07. 法拉利F80(法拉利設計團隊,Flavio Manzoni博士)

打造新款法拉利超跑不只追求速度,更需延續GTO、F40與LaFerrari等傳奇血脈。F80設計團隊選擇激進突破:"1+"架構將駕駛席居中,副駕偏置隱形,創造戰斗機般的專注體驗,令其他超跑內飾宛如妥協。

駕駛者中心理念貫穿每個細節:纖薄座艙拓寬肩部線條并優化空氣動力學,玻璃穹頂座艙形成航天器般的詩意輪廓。后艙六條代表氣缸的縫隙,展現機械功能與雕塑形態的聯結。這不僅是造型激進的hypercar,更是設計師、工程師與空氣動力學專家協同創作的范式重構。

08. Mac mini M4(蘋果工業設計團隊)

Mac mini始終是Mac家族的"小鋼炮",但M4版本終于獲得應有尊重。在5×5英寸鋁制機身內實現CPU提升1.8倍、GPU提升2.2倍,不僅是工程壯舉,更是散熱管理與芯片優化的典范。蘋果AI完全在設備端運行,通過端到端加密私有云計算保護隱私,體現無縫而非侵擾的AI理念。

關鍵突破在于多層氣流從底部排出的全新散熱架構,使專業級性能可隱藏于顯示器后方。前置接口與Thunderbolt 5的加入顯示蘋果終于聆聽用戶需求。首款碳中和Mac證明這小巧 powerhouse 在空間、性能與生態效率上的全面卓越。偉大設計正是化繁為簡的藝術。

09. nwm ONE開放式耳機(NTT sonority與83Design)

當絕大多數耳機遵循"揚聲器+耳罩"公式時,NTT sonority團隊認為這存在根本缺陷。nwm ONE將Dieter Rams"少而精"哲學推向極致,去除包括耳墊在內的一切非必要部件,形成環繞耳部的極簡圓環設計,佩戴體驗如同隱形揚聲器隨行。

突破性PSZ(個人聲場)技術通過反相聲波抵消漏音,創造僅你可見的音頻氣泡。雙向驅動單元在開放設計中優化低頻,揚聲器單元非接觸式對準耳道。如此優雅方案讓人質疑:我們為何長期忍受傳統耳機的封閉與不適?

10. 諾基亞5G 360度攝像頭(諾基亞集團)

監控攝像頭常以侵略性設計宣告"你被監視"的存在感。諾基亞團隊反其道而行,采用"靜默智能"理念——優秀設計應通過克制贏得信任。深灰色抗污外形隱藏360度鏡頭與5G模塊,可應用于礦道、野火區等嚴苛環境,卻低調融入公共空間。

可替換防護鏡片適應惡劣條件,抗震設計兼容車載船載。這是不會讓人感到被監視的監控技術——或許才是最聰明的設計決策。

精選文章:

2025年可持續奢華與生態家居設計的五大趨勢

體驗Tengr.ai的Quantum 3.0: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當無障礙標準滑坡時,設計必須挺身而出

倫敦美學:粗糲與優雅交織的設計、時尚與品牌文化

人工智能是否意味著初級崗位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