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Tadao Ando)為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在韓國Museum SAN設計的全新地下混凝土圓頂“Ground”,近日正式揭幕。這是葛姆雷首次與安藤合作,為其“Drawing on Space”展覽量身打造的永久展廳,旨在深化藝術與建筑之間的對話 。

“Ground”埋于Museum SAN的花園之下,直徑25米、高7.2米,通過螺旋樓梯進入,頂部設一2.4米寬的圓形穹頂天窗。垂射光線淡入混凝土空間,創造出如古羅馬萬神殿般的肅穆氣氛,同時引入自然雨、風雪等元素,與環境形成動態呼應 。

展廳內陳列葛姆雷“Blockworks”系列的七座生銹鑄鐵雕塑,姿態各異,置于圓頂邊緣及中心,一如雕塑“感知之地”,呼應光影、空間組織與混凝土質感。安藤“隱形建筑”的理念與葛姆雷體素語言形成共鳴,共同探討空間與身體的關系。

參觀者在樓梯下行時逐步深入,直至頭頂天窗出現,讓人感受到“被建筑包裹”的沉靜體驗。聲、光、溫度等環境因素被引入空間,成為展覽的一部分,使裝置作品與建筑融為一體 。

該展廳是葛姆雷在韓國最大Scale展覽“Drawing on Space”的核心空間,也是雙方首次合作實現建筑與雕塑的融合實驗。安藤稱其為“與土壤共生的不可見建筑”,并期望此空間“能在此地延續一百至兩百年” 。SAN博物館還將在其主展廳舉辦葛姆雷個展,展覽與“Ground”同日揭幕,并將持續至11月30日。 ?

在“Ground”項目之前,安藤忠雄已與韓國江原道的Museum SAN有著長達十余年的合作關系。這座位于山間的博物館由安藤在2013年完成設計,被譽為其“自然與沉思建筑”理念的亞洲代表作之一。整體由水之庭園、石之庭園、主展館與紙之館等部分構成,以清水混凝土、簡潔幾何和自然構筑了一個內向、冥想、詩意交匯的文化空間。

2018年,安藤忠雄又為Museum SAN設計了一座圓弧穹頂的混凝土冥想空間。該建筑坐落于博物館的石之庭園一側,以其簡約而沉靜的幾何語言,與周圍自然環境達成呼應,為博物館增添了一處沉思與靜觀的精神場所。

2023年,安藤再度受邀,為Museum SAN打造了名為“光之空間”(Space of Light)的全新沉思裝置。延續他一貫的建筑語言,該空間以自然之光為核心媒介,借由墻體開口引入天光,塑造出一個純粹、內省的冥想環境。

觀者置身其中,在光影的流動中得以抽離現實,進入一段關于時間、空間與內在意識的精神旅程。這一系列空間的相繼建成,不僅豐富了博物館的建筑語匯,也深化了其“藝術、自然與人文”交匯的核心理念。

此次新建的“Ground”延續了這一發展脈絡,安藤以“建筑隱于土地”為理念,將空間從視覺的張揚轉向感官的內斂,使建筑成為藝術、身體與自然之間的媒介。相較于慣常的“白盒子”展覽形式,“Ground”選擇了地下、混凝土與自然光線相結合的方式,讓展覽空間本身成為觀展體驗的一部分。

END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青年建筑

精選文章:

Houzz當前最受歡迎的10個新住宅入口設計

六種現代浴室設計:大小空間皆宜的2026年趨勢

獨一無二的諾曼·福斯特:引領我們走進這位塑造未來的富有遠見的建筑師

用戶體驗研究與人工智能:變革與不變的核心

為自我而設計 vs. 為影響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