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四十年里,設計思維經歷了一段漫長而復雜的歷程。它在社會、技術、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逐漸演化。本文將嘗試回顧這一時期IT領域的主要設計理念和解決方案。
孟菲斯設計 1985–1994
1981年,意大利藝術家Ettore Sottsas創建了一個名為孟菲斯(Memphis)的設計團隊。這個團隊的名字取自Bob Dylan的歌曲《Stuck Inside of Mobile with the Memphis Blues Again》。這個團隊創造了以明亮的后現代風格為特點的各種物品,結合了裝飾藝術、波普藝術和20世紀50年代的元素。
正是這個團隊的作品成為了主導IT行業的孟菲斯風格的基礎,該風格盛行于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這種設計以明亮但略顯柔和的色彩為特點,具有大膽甚至激進的圖案。在某些情況下,它可能看起來非常瘋狂和混亂。
這種設計被應用在那個時期的各種設備、界面和產品中。以下展示了其中的一些例子:
任天堂游戲機
孟菲斯風格的元素首次出現在設計中的一個早期設備是任天堂娛樂系統(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1983年)。它的機身采用了各種不同色調的灰色塑料,其中點綴著鮮艷的任天堂字樣。此外,在這個游戲主機的設計中,還有一種孟菲斯風格的特征元素,即機身上的一條波紋條紋,看起來像是橫向的線條,這是孟菲斯設計法典的一部分,具有獨特的特征。
Apple IIc
在IT設計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由設計師Hartmut Esslinger開發的“白雪公主”風格。這個設計基本上利用了孟菲斯的原則,但相比之下更加克制,因為它只使用一種顏色:灰白色。白雪公主與孟菲斯之間的聯系可以在縱橫條紋、柔和的色彩以及一些玩具形態的存在中追溯。
這一設計法典被蘋果公司在1984年至1990年期間采用。在這種設計下制造的設備中,值得一提的包括以下幾款:第一臺采用這種風格的計算機:Apple IIc(1984年)、第一臺蘋果彩色計算機:Apple IIgs以及第一臺蘋果便攜式電腦:Macintosh Portable(1989年)。
Macintosh Portable
在孟菲斯時代的尾聲,傳奇的PlayStation問世了。在它的外觀中,也可以找到與孟菲斯設計相符的所有元素。當然,那個已經熟悉的位于側表面的凹紋也引人注目。
索尼Playstation 1
Y2K 1995–2004
Y2K內部概念
到了本世紀末,2000年的問題逐漸顯現在地平線上,伴隨而來的是一種全新的設計——Y2K碼。這個風格的名稱與這個問題直接相關,它的含義如下:Y代表年,2K代表2000。也就是說,2000年。
iMac G3
談到這一設計風格的設備,可以強調史蒂夫·喬布斯回歸蘋果后立即發布的蘋果電腦。具體來說,是iMac G3(1998年)和iBook G3 Clamshell(1999年)。
iMac G3的設計完全符合Y2K概念。明亮、半透明的色彩,圓潤的形狀。所有這些外觀元素都極具當時設計解決方案的特色。另一個鮮明的代表是iBook G3 Clamshell,也被稱為“貝殼”和“馬桶蓋”。
Ibook G3 翻蓋式樣
這種設計理念的另一個亮點代表是Ibook G3翻蓋式樣,也稱為“外殼”和“馬桶蓋”。
Game boy ADVANCE
NOKIA 3200
談到零年代上半葉的設計,立刻浮現在腦海的是諾基亞手機,其不尋常的多彩和透明外殼,使它們看起來極具未來感,吸引了眾多目光,完美地傳達了那個時代的精神。
XBOX
回憶起Y2K時代,原始的Xbox立刻浮現在腦海中,帶著它那鼓鼓的、略帶玩具感的外觀。
Frutiger Aero 2005–2014
波音747-8客艙概念
這種風格是Y2K的意識后繼者。它同樣采用了明亮的色彩,盡管稍微更加柔和。漸變、反射和倒影常常被使用。對透明元素的使用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特別是在各種采用這種風格的界面中可以看到這一點。生物科技建筑風格對Frutiger Aero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本質在于在建筑中運用生物學原理。此外,Frutiger Aero時代極其特征化的是在設計中采用了斜杠圖案。
Windows Aero
這種設計趨勢的創始人可以被視為Windows Longhorn項目和Aero界面,它們遷移到了Windows Vista并成為那個時代的象征。這個界面使用了Frutiger Aero典型的各種技巧。
例如,開始菜單和任務欄的半透明,界面元素的“玻璃”外觀,漸變桌面壁紙等等。
iPad OS 6
斜杠圖案在iOS界面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一直延續到第七個版本。這可以通過注意觀察筆記或聯系人的圖標,它們模仿了實體筆記本,或者YouTube圖標,看起來像一個舊電視機,可以很輕松地注意到。
PSP
Frutiger Aero風格也在那個時代的游戲機上得到了積極應用。其中最鮮明的代表是PSP(2004年)和PS3(2006年)。特點是圓潤的形狀、機身的黑色光澤以及“玻璃”質感,還有斜杠圖案的界面。所有這些設計特點都是這個時代的典型標志。
PlayStation 3
那個設計時代的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元素是Mata字體。它通過在蜘蛛俠三部曲電影(2002-2007年)中的使用以及在原始PlayStation 3的標志中的運用而獲得了認可。
MacBook Unibody
Frutiger Aero設計法典的早期代表之一是2008年推出的MacBook Unibody,采用陽極氧化鋁外殼和玻璃觸控板。與之前的一代相比,它變得更加嚴謹。鍵盤采用了鮮明的黑色。而顯示屏與框架則采用了堅固的玻璃涂層。所有這些賦予了設計新鮮感,使其與之前采用Y2K時代設計方案的前一代有所區別。
扁平設計 2014–2024?
Frutiger Aero已經演變成了所謂的扁平設計。這種風格的名稱已經說明了一切。其特點是完全沒有立體感的物體。所有元素都嚴格位于同一平面內,包括陰影。
平面設計
首次嘗試實現扁平設計的舉措是2010年移動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 7以及基于所謂的磁貼(tiles)的Metro界面的問世。這些磁貼是應用程序圖標和可靈活定制的小部件。
Windows Phone 7
一個重要的創新是這個操作系統界面中沒有立體元素,這在當時其他移動操作系統的設計中是如此典型。然后,微軟發布了該操作系統的多個新版本,但未能占據市場的重要份額,最終不得不終止該項目。
Windows 8 Metro用戶界面
在桌面操作系統領域,微軟也決定進行一次小規模的革命,于2012年發布了Windows 8,其中開始菜單被替換為Metro風格的磁貼界面。公眾對這樣的創新反應相當冷淡。而在2015年,微軟將開始菜單重新引入了Windows 10,將磁貼僅作為附加的界面元素保留。在2021年,微軟完全放棄了Metro UI,推出了Windows 11。
安卓系統設計
Google和蘋果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來實現扁平設計,于2013年發布了采用這種設計的移動操作系統版本。操作系統的視覺風格與它們之前的版本并沒有太大不同,因此它們的新鮮視覺風格受到了用戶的青睞。它們的設計完全符合時代精神,其特點可以在由谷歌創建的Material Design概念中看到,它以沒有體積感、鮮艷的色彩、刻意的簡約和沒有圓角為特點。這個設計理念至今仍然被谷歌廣泛采用。但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設計像其他所有設計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并帶來新的有趣解決方案。
Xbox One X
這種風格中最引人注目的設備是現代的Xbox游戲主機。扁平的外觀,單一色彩的堅實外殼,幾乎沒有裝飾元素。所有這些風格解決方案都是扁平設計時代的典型特征。
?孟菲斯公司
被批評最頻繁的扁平設計分支之一是所謂的“企業孟菲斯”(Corporate Memphis)。這種風格是扁平設計和孟菲斯理念的結合體。這種風格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各種插圖,描繪出身材不成比例的人物穿著鮮艷的衣物,相對不太矯揉造作的物體,以及奇怪、有時是奇形怪狀的環境。這種圖像經常出現在各種網站、宣傳材料和演示文稿中。通常這樣的圖片看起來不太合適,引起觀眾的反感。
未來如何?
顯然,設計理念不會停滯不前。各種新的想法和概念正在涌現。因此,對舊原則的重新思考正在發生。我們已經看到扁平設計思想的一定程度的重新思考。似乎已經被遺忘的解決方案被重新引入。此外,新的想法也在涌現。生物主題越來越受歡迎。顏色變得不那么鮮艷,更加自然。圓潤的形狀回歸。
Windows 11
因此,以Windows 11為例,我們看到了Aero思想的一種復興。例如,出現了半透明的界面元素、圓潤的角落和降低的整體對比度。與此同時,扁平設計的強烈影響也很明顯,其特點是沒有陰影,沒有立體感。
谷歌新系統
近來,Android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出現了一種名為Material You的新設計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將圖標和界面元素的顏色與桌面壁紙的顏色相匹配。此外,界面元素變得更加圓潤,動畫更加流暢。
幾乎不可能預測未來會有哪些設計決策會占主導地位。然而,我們已經看到扁平設計發生了強烈的轉變。它變得更具生物形態學特征。它反映了可持續發展、環保以及綠色技術使用在當前的趨勢。因此,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基于上述思想的全新設計方向。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