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正在紐約闖蕩的中國插畫師——Eve Liu。
Eve微博:@_eveandcharcoal_
最初注意到Eve的作品,是被畫面中干凈的色彩、恰到好處的光澤吸引。
這些少女心十足的插畫,既有馬卡龍的甜蜜,也有冰淇淋的清涼,讓人不禁想起韋斯·安德森的經典電影。
《布達佩斯大飯店》
這是她兩、三年前的作品,當我再次翻看Eve Liu的微博主頁,發現除了大牌合作、粉絲越來越多之外,她的作品風格、種類也越發多元。
于是我找到這位年輕的插畫師,聊了聊她這些年的走紅秘訣。
氛圍感,是近年來刷屏互聯網的一大熱詞。在小紅書搜索欄輸入這三個字,會自動彈出“氛圍感插畫”、“氛圍感拍照”、“氛圍感美女”等相關搜索。什么是氛圍感?也許你能在Eve的插畫里找到答案。它可以是清晨散步時邂逅的第一縷陽光:
可以是女孩懷抱小狗,在落雪的空曠公園看暮色四合:
可以是銀色的月光落在河面,映照著女孩和小狗快樂奔跑的身影,青草的香氣劃過她們的臉頰,自在流淌:
可以是一場充滿童話氣息的夏日約會...
從字面上解釋,“氛圍”是指環繞某一空間存在的氣氛和情調,“感”即作為人類產生的感受、感知。氛圍感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能被我們感知并影響到情緒。有人用丹麥詞匯“hygge”來翻譯它,將氛圍感與舒適、自然、愜意、沉浸感、安全感、滿足感、歸屬感、故事感、疏離感等詞匯相關聯,以便于理解。這些感覺,總是會出現在Eve的插畫里。也許是搖晃著香檳杯的金發麗人,半躺在柔軟的沙發上,瞇著眼看云的舒適和愜意:
也許是女孩被大型購物車包裹時感到的安全和歸屬:
也許是摩登女郎側過的臉龐,唇尖勾起冷艷,眼底寫滿疏離...
筆觸簡潔,配色精準,幾乎不費太大力氣便能收獲人們的喜愛。而不少目光如炬的國際大牌,早已摸清這屆年輕人的心思:比起畫什么具體的產品,倒不如貼合社媒語境,用插畫創造一種人們無法拒絕的氛圍感;讓插畫師調動創意的細胞,畫出人們使用產品時能獲得的體驗。比如,Eve與JNBYHOME之間的香薰合作就很有意思——當白木碰撞芫荽(香菜),這注定會是一場關于氣味審美的綺麗冒險:
向陽而生的無花果,綠葉和藤蔓交織出一首和諧的韻律:
月夜,青草被細雨打濕,變得更新鮮翠綠。一只小兔騰空躍起,昭示著這片土地鮮活的生命力:
氣味是虛幻的藝術,雖然無形,卻能勾勒出無盡的想象和纏綿的詩意,而插畫師則用妙筆將這些一一還原。Eve合作過的大牌客戶不勝枚舉,谷歌、微軟、網飛、騰訊、星巴克、紐約客、波士頓日報、rimowa、Nike、新華出版、時尚芭莎、美國郵政、21 century fox、江南布衣、吉列...都曾向她伸出橄欖枝。
Eve與《紐約客》合作,為舞臺劇仲夏夜相關報道繪制的插圖
Eve與《紐約客》合作,為藝術家Gedi Sibony新展覽報道繪制的插圖有時,Eve也會在微博上分享一些沒被客戶選中的草稿,組成一個系列也別有韻致:
洋氣、時髦、新銳,你也許會用這些詞來形容Eve Liu的插畫。而這位備受國際大牌青睞的作者,來自一座極具煙火氣的中國城市——長沙。從長沙到紐約,是一位年輕女孩從成長到成熟的進擊之路。
Eve紐約個人插畫展覽現場?Q&A?
金城:Eve你好,可否跟“金城漫與畫”的粉絲朋友們介紹一下自己的基本情況?
Eve Liu:
大家好我是Eve,我今年27,長沙人,在紐約做插畫和動態設計(motion design),畢業于薩凡納藝術學院和馬里蘭藝術學院。
金城:本科之前,你從小受過系統、專業的美術教育嗎,還是自學成才?走上插畫之路的經歷嗎,啟蒙或契機是什么呢?
Eve Liu:
我是高中才開始決定走藝術生道路的,成績不佳所以沒想過要高考,自然也沒有參加過集訓,感覺還蠻可惜的…
走上插畫之路只是覺得這個專業似乎只要插板子畫畫就好了,沒有太復雜,和我之前每天放學在家狂畫同人的生活不會有太大區別。
金城:你最喜歡的動漫作品是哪部,喜歡的原因是什么?早期創作時,二次元同人社區帶來了什么積極影響嗎?
Eve Liu:
小時候一直看《水果籃子》《蜂蜜四葉草》《櫻蘭高校男公關部》這類的,我感覺這種動畫里傳達出來那種人和人信任之間帶來的力量很可貴。那時候家里也不怎么管我,動畫感覺像我的品德老師哈哈哈。最近幾年非常喜歡《馬男波杰克》和它的人設lisa hanwalt的作品,她監制的另一部動畫《鳥姐妹》也是相當好看相當精彩。
早期的二次元社區當然對我很重要啦,鼓勵了我畫了很多畫。
Eve為喜歡的《馬男波杰克》繪制的同人插畫
金城:在美國留學期間,最大的收獲是?(畫風、技法、視野、人脈資源、創作自由度...)你覺得國內插畫圈和紐約插畫圈有何異同,存在審美差異嗎?
Eve Liu:
學會獨立吧,這邊消費好高,大概是幾年前開始家里就沒有辦法支持我了,這種壓力又推動我前進。至于人脈什么的,很少感受到,感覺我所有客戶都是他們直接聯系上來的,同行之間更像遠遠的互相欣賞吧~
因為我百分之八十的收入還是來自美國,對國內的審美不是很了解,但感覺國內會更偏向重工的風格?
在異國打拼的日子,有苦也有甜。Eve有一只陪伴她多年的黑色博美犬,叫球姐。
她會經常在微博上分享與小狗相處的可愛日常,在Eve的個人創作里,你總是能找到“球姐”的身影:
以及人類和小狗們建立起來的細膩感情:
帶入小狗視角,當它在家門口望著主人拖著行李箱遠去的背影,會不會腦海里也期待著一場海邊旅行?
可愛的小狗永遠會為你舔去眼淚和悲傷,也永遠會等在玄關接你回家:
有時,這些不經意的隨筆會被編輯選中,登上時尚大刊:
2022《時尚COSMO》七月刊開篇圖
不忙時,Eve喜歡帶著球姐城市漫步,用眼睛捕捉紐約的雨后彩虹和晴天。這些美景一方面帶來治愈,一方面也滋養著她的創意。
金城:如果請你用三個關鍵詞?/?形容詞來定義自己的創作風格,這三個詞分別是?
Eve Liu:
確實不知道怎么形容,而且我感覺我還會在此基礎上嘗試別的感覺的東西。
為《蠅王》繪制的封面與插圖,殘酷畫風區別與Eve以往的多彩、柔和Eve的色卡會不自覺地隨著季節而變化,比起躺在舒適區內安全創作,她更愿意擁抱變化,探索未知。時而是充滿神秘的大地色:
時而是招人喜愛的糖果色:
有時平鋪直敘,有時愛玩視覺游戲:
金城:你的插畫帶有鮮明的女性視角,你會主動帶入這種視角去創作嗎,還是自然流露?身邊是否有身為男性的同行?你覺得女性視角、男性視角對作品的最終呈現有何異同?
Eve Liu:
世界沒有女人不能轉!沒有很在意男性同行在干什么,當我欣賞一個同行的作品時ta的性別會被我模糊。
Eve筆下各具魅力的女孩金城:在自我風格的建立中,對你影響巨大的插畫師?/ 漫畫家 /?藝術家是?
Eve Liu:
提過很多次很多次,是中村明日美子老師!
Eve微博有13w粉絲,這個數字其實很少,事實上她并沒有很用心去運營過微博,發圖、互動、蹭熱點這些可以快速漲粉的行動她不太感興趣。
這里更像是她的一片自留地,她偶爾分享作品、觀點和日常,也跟陌生網友談天說地。
網絡讓插畫師有了更多被看見的機會,也讓他們更頻繁地被卷入非議。
金城:從什么時候開始意識到“我做得還不錯”/“我在插畫師圈子里有點火了”?
Eve Liu:
小紅書會有在簡介里寫自己畢生學歷的人很沒禮貌地問我有什么后門接到這些大客戶的。
金城:身為獨立插畫師,如何看待流量(點贊、轉發、留言、漲粉與社群生態)?
Eve Liu:
有用的時候有用,無用的時候也是一點用都沒有。沒有實力的話流量是毒藥,有實力的話請把流量當作一門功課,不要太抗拒它!
Eve受邀為nike x thinktrue繪制的插畫金城:一名成熟的?/?成功的插畫師最重要的三個特質是?如何排序?(天賦、審美、內驅力、信念感、不停歇的自學、教育背景、人脈資源、健康的心態、家人的支持...)
Eve Liu:
我覺得人和人是不一樣,對我而言是健康的心態。但我相信每個人的前三都不一樣,這種人性上的不相近也是為什么我們能在市面上看到很多不同風格插畫師的原因,我很喜歡這種多樣化。
金城:你在過去的從業分享中提到了自己曾“不停歇的自學——動態、建模、手作”,這種自學的內驅力來自?
Eve Liu:
真的就是感興趣的話就會去做了,沒有興趣的時候我百分之八十都躺在床上抱著狗刷抖音,興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師。
Eve制作的動態插畫
金城:你的工作范圍很豐富,插畫、動畫、教學、個人創作...這些里面最喜歡的是?原因是?
Eve Liu:
我都很喜歡,做這些事情都比朝九晚五有意思一點點。
自學建模,將自己的插畫逐步還原金城:面對來勢洶洶的ai,會感到擔憂或害怕嗎,對ai的態度是?(抵制?/?中立?/?認為只是工具,愿意學習并讓它為己所用)
Eve Liu:
說實話,這邊的插畫市場真的一點都沒有被ai影響到所以我很難去害怕它…市面上能看到的ai插畫作品也非常不專業和獵奇,更難提起興趣去了解它。但我感覺在流水線的游戲電影行業作為前期美術還是挺好用的,幫助很多專業的藝術指導省了很多時間。
金城:未來想成為怎樣的藝術家,希望別人如何評價自己?
Eve Liu:
我沒有辦法控制別人怎么評價自己啊,沒有辦法控制的事情我不喜歡去期待。目前是覺得只要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或者能為未來一直做喜歡的事鋪路就好了,很滿足了。
金城:2023還剩下Q3、Q4,接下來工作重心是?有什么嶄新的計劃嗎?
Eve Liu:
秋季會開一節職業轉化指導課程,教大家繪制匹配不同商業場景的人物插畫!學習時尚人物、品牌插畫、出版插畫、動態插畫的創作技巧。正式班已滿,旁聽仍在火熱招生,感興趣的寶可移步微博@銀河CGSS 置頂了解!
冬季打算投入到沒有利益相關的個人創作中,狠狠當一回藝術和尚。art monk是我在本科的客座講座里學習到的一種概念,指在一段時間內猶如出家,以犧牲社交生活,職場生活為代價每天只沉迷在自己的創作或者繪畫的練習里追求進步。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概念的時候覺得也太夸張了吧,就算介紹它的客座老師是一位原畫師(我理解游戲原畫需要的繪畫功底非常硬核),但這樣做人不會垮掉嘛?
現在回想起來,他當時也是以一個仔細思考過的成年人的身份在和我們分享這段對他受益匪淺的經歷,在我們還是一個什么成績都沒有的學生時,如果果斷去做這種投入確實會影響到心理健康,但我覺得此刻的我能比較平和地去做這個閉關~希望我能至少獲得一點新的靈感吧!
在與Eve的對談中,我能看到中美插畫圈的確存在的審美偏好;看到一位成熟插畫師不停歇地拓展,探索出更多面的職業之路。也能感受到這個嬌小女孩身上蘊含的能量,并被它打動——冷靜地思考,熱情地創作。這屆95后,遠比你想象中更腳踏實地。期待Eve Liu繼續乘著夢想的火箭,飛向更遼闊的宇宙。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金城漫與畫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