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草木蔥蘢,蟬鳴蟲唱,本是出游好時節。
但由于疫情陰影不散,大家只能看看畫里的景色,望梅止渴。對于喜歡自然的人,我想推薦一位神仙畫師。她的畫自帶一股野氣。
她就是早稻。
我偶爾會瞧瞧早稻的更新動態。照片上,她去了山林里玩了,風景靚,人也颯。
滿眼綠意的大自然給人一種心靈的安慰,平實如巖石上的苔蘚,都讓人嗅得到春天的氣息。也正如早稻的插畫,給人的感受暢快怡然。隨便拿一張出來,腦海里浮現的便是“自然閑適”四個字。
下著大雨,檐下小女孩認真夾菜,小狗咬著魚,旁邊小竹被風吹彎了腰。
畫的深處,好像真有來自田野和山間的風,風灌進袖口,雨侵襲肌膚,全身都感受到暢意清涼。還有那些在草地上、小河旁,抓魚嬉鬧的場景,溫馨而動人。
此情此景,怎能不讓困在城市里的年輕人心馳神往?
而這種感覺還得歸功于別具一格的水墨畫法。早稻一挑一染,技法嫻熟,在她眼里,水墨就是癲狂的雨,就是狂亂的風,能夠還原自然本身。
這下有網友被震撼到了,問早稻,你是怎么做到這么強的?早稻說自己并不是天才畫師,而是久經沙場磨礪出來的。在畫畫這條路上,早稻走過的時間豈止10年。
早稻出生鄉村,自幼喜歡畫畫,但苦于沒有條件。顏料,彩筆,什么都沒有。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有錢人才學藝術。但出于對繪畫的喜歡,早稻沒有條件,就自己創造條件。沒有顏料,她就在樹上采摘很多梔子花,碾碎之后做顏料。
顏料有了,沒有老師怎么辦?那就自學。她畫畫,沒有進入科班系統學習,而是自己一點點積累。初中開始就每天5點起床畫畫,十多年的努力練習和鉆研,這才造就了自己的風格和筆法。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用來形容早稻絕不為過。
如今,早稻也時常在生活中作畫,碰見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就畫下來。
除了技法,還有靈力。
早稻創作的作品,很多都來自于童年的經歷。童年時的早稻生活在鄉野中,比起在城市鋼筋鐵泥里呼吸逼仄的空氣,活得很是恣意瀟灑,這也形成了她獨有的灑脫筆法。她擅長畫各種神奇鬼怪之物,和俠義的少年,自成一派的水墨手法,奇特詭譎,肆意瀟灑。
她畫自由騎馬的少年。畫中田野廣袤,地平線上是山巒剪影,少年吹笛,意境悠遠。
住在大山里的她,還經常從奶奶輩那里聽到許多稀奇古怪的故事,而它們都成為了早稻的靈感寶庫。
早稻說:“我是在山野間伴隨著四季的風露雨雷長大的,故鄉廟里供奉的是清朝時學道的祖先,大家夜里扇著蒲扇圍坐樹下,聽老人講那除妖濟世,頗有俠義氣骨的神怪傳說……那個年代對我影響至深?!?/p>
鄉村的經歷讓早稻的畫充滿山野氣息,在受困的城市人群中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因為那份充盈在畫里的自然閑適,是我們長久以來向往的。
這樣的風格,也讓許多電影向她拋來橄欖枝?!肚c千尋》的海報中,絢爛的云海營造出夢幻的感覺,千尋和白龍離開遙遠的油屋飛向天空,海上列車在無聲前行。
《姜子牙》海報里,她不想描繪電影本身的沉重,而是關注到了一個溫暖的詞——“回家” 。溫暖的配色,柔和的線條,姜子牙和小女孩九兒對視著,回家的路,再遠也不怕。
還有周星馳的《美人魚》《風語咒》等等海報,都有著柔和明亮的配色,或夢幻或恣意。
最近,她還給DC漫畫畫了一個封面。
畫面上是孫悟空,孫悟空拔下毫毛,吹了口氣,毫毛立即變化作一個個迷你版的小悟空,在林間穿梭,逮捕妖怪,俏皮可愛。人就是山間里最富有智慧的精靈,也許這就是早稻的靈氣所在吧。
借著這些靈氣和智慧,早稻也把以前聽過的故事,有過的想法,畫成了自己的隨筆集《野作》。
《野作》分為童年閑作、昆蟲妖獸、故事短集、松風廢稿子與習作、旅途隨筆幾個章節,都是小短篇。
看起來排版很亂,但畫面上都有著清亮澄明的氣質。每個人物,甚至每個動物都有著小情緒,小表情,小哀怨,小憂愁,小欣喜。
兒時住山下,整天與田地的花鳥蟲獸交往,有多少讀者看完后找回了童年回憶?
萬物有靈的自然,讓她的畫顯得自由灑脫。萬物有靈的自然,也是每個人的精神故鄉。
早稻說:“世界在變,一如歷史朝代一直漸進改變,無法阻止更替舊文化與遺跡的消失,但我希望接下來能把舊時代一些如詩般美好的回憶與淳樸文化,在漫畫故事中記錄下來。”不忍遺棄的記憶,卻在時光的洪流中丟失,早稻在身后悄悄幫我們撿了起來。
早稻雖有一張明亮而溫婉的顏容,但是她卻喜歡躲在鏡頭的背后。?
顏容只是錦上添花。
而作畫時飽滿的情緒,才是她最為看重的。16年的時候,早稻出版畫集《松風》。
《松風》閉關2年,情緒飽滿,少年,飛鳥野獸闖蕩在奇妙的世界,早稻把自己畫進去了。
在那里,神妙、怪誕、詩意相遇,江湖就是快意泯恩仇。江湖就是壓抑久了的舒張,江湖就是在野外的自由自在。
有一句歌詞是,“我是街上的游魂,你是聞到我的人。”
柳樹枝拿來沙地畫畫,梔子花能碾做顏料,早稻正是一縷透明的山的靈魂,觀眾透過它看山中山,受到自然的感召,驀然被治愈。
而這一山野孕育的靈氣,?也終究要歸往山間去——最近她在閉關趕稿,幾乎斷絕了與外界的聯系。馬上的少年,唱無字的歌謠。我們期待她的新作,因為在早稻的江湖里,我們重新做回了那個少年。
內容轉載自“金城漫與畫”
精選文章: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