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多設計工作室接連發布新定位、新標識與新網站時,資深觀察家羅伯·阿爾德森試圖解讀這場集體行動背后的邏輯

異常密集的行業現象

過去幾周出現了一個奇特現象:連續十天,我們每天都會收到設計機構品牌升級的新聞公告。新定位、新標語、新LOGO和新網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從Dusted、Elmwood到Fifty Thousand Feet,此前還有Fiasco的煥新。就在本文撰寫期間,Ragged Edge也發布了全新品牌形象。據可靠消息,至少還有三家跨領域大型機構將在近期跟進。

Dusted新視覺系統

多重誘因交織

里程碑節點驅動

Fiasco慶祝成立15周年

Dusted迎來21歲生日(創始人戴維·沃爾坦言:"我們錯過了20周年時機")

并購整合需求

Elmwood在與holmes&marchant合并后,全球CEO丹尼爾·賓斯解釋:"需要建立體現全球化統一愿景的新基礎"。Fifty Thousand Feet收購Long Dash后,CEO凱特·沃茨視此為"重新定義企業基因的絕佳時機"。

業務進化倒逼

"疫情后我們的客戶規模、服務周期和商業成果已完全不同,"Ragged Edge創始人馬克斯·奧蒂尼翁指出。Dusted的沃爾同樣表示:"必須更精準地定義我們在市場中的獨特價值。"

Elmwood新字標

行業生態劇變

供需失衡的完美風暴

AI工具普及與經濟停滯形成雙重擠壓,導致設計機構數量遠超項目需求。據《客戶真實想法》報告顯示:

64%客戶認為各機構"關于我們"頁面雷同

61%難以通過官網辨別機構專長

同質化困局

《完全飽和報告》尖銳指出:太多品牌機構沉迷抽象承諾和流行術語,最終導致表達失效。正如奧蒂尼翁所言:"當行業陷入效率至上的內卷時,我們選擇回歸'拒絕平庸'的創立初心。"

重塑方法論

內部主導的信仰之戰

Taxi Studio去年重塑品牌時,聯合創始人斯賓塞·巴克認為外包是"原罪":"這是品牌工作室的終極試金石,必須以身作則。"Dusted甚至像對待客戶項目般嚴格核算內部成本。

全員參與的共識構建

Fiasco讓16人團隊全程參與,"確保品牌承諾能被日常踐行"。Fifty Thousand Feet通過"激烈辯論"使團隊凝聚力更強,沃茨表示:"這個過程讓我們重拾初心。"

Fifty Thousand Feet新舊標識對比

差異化破局點

語言體系的戰略價值

在AI設計同質化嚴重的時代, verbal identity(語言識別體系)成為關鍵差異點。奧蒂尼翁特別強調"'拒絕平庸者之選'這句slogan,是我們寫過最真實的自我詮釋。"沃茨同樣認為新語調"反映了我們打造的品牌特質:深思熟慮、自信篤定且不追逐潮流。"

設計語言的進化表達

Elmwood新視覺"在成熟度與趣味性間取得平衡"

Fiasco動態LOGO"為品牌體驗注入意外驚喜"

Ragged Edge地平線元素"象征永不停歇的邊界突破"

領袖建言

戴維·沃爾(Dusted)
"必須在起步階段確立清晰的戰略愿景,否則容易陷入主觀意見的泥潭。"

馬克斯·奧蒂尼翁(Ragged Edge)
"忠于你們的流程設計——既然制定了流程,就別走捷徑。"

丹尼爾·賓斯(Elmwood)
"重塑品牌前先重構業務基礎,并讓核心團隊深度參與每個細節。"

凱特·沃茨(Fifty Thousand Feet)
"聚焦那些讓你不可替代的特質,用紀律性表達強化存在理由。"

本·斯蒂爾斯(Fiasco)
"要么全情投入,要么不要開始——必須像對待客戶項目般嚴格管理。"

這場品牌重塑浪潮或許才剛剛開始。當設計工具民主化使得技術差距縮小,真正能穿透噪音的,將是那些敢于展現獨特靈魂的機構。在這個意義上,品牌重塑從來不是選擇題,而是生存必答題。

精選文章:

優秀設計是想象力與靈感的結晶

人工智能在品牌塑造中的應用:2025年如何為你的品牌注入強勁動力

隈研吾倫敦“紙云”裝置:一首頌揚建筑與和紙的“詩”

建造永恒:可逆建筑如何重構營造邏輯

奶油黃不僅在 T 臺上流行——設計專家建議今年夏天如何將這種流行趨勢融入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