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數年間,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展現出巨大的商業潛力。斯坦福大學最新AI指數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企業AI投資增長近45%,達2523億美元。隨著生成式AI私人投資較2022年激增8.5倍,預測表明單是美國經濟就將因AI獲益數萬億美元。到2028年,下一代"自主代理AI"或將參與至少15%的日常決策,帶來效率、生產力與創新的全面提升。
AI正在催生能創造優質崗位和財富的新商業模式與服務體系。當前,從業者既利用AI為現有工作注入創意,也借此創業拓疆。使用AI的中小企業中有三分之二表示,員工正主動引入AI工具以優化運營、降低成本并激發創新。
盡管多數企業關注AI帶來的即時效率提升,但真正釋放其價值需要調動員工的專長與創造力。要實現AI的經濟革命潛力,必須讓勞動者成為工作場景AI應用決策的核心。
AI培訓:消除技能鴻溝
首要舉措是提供從基礎素養到落地應用的系統培訓。根據JFF團隊最新研究,職場AI使用率已從兩年前的8%飆升至35%。使用者普遍反饋:AI通過減少重復勞動,讓他們更高效地專注于戰略與創意工作。更多培訓意味著更多人能享受這些益處,并參與AI決策。
但調查也暴露出培訓缺口:僅31%的受訪者表示雇主提供AI基礎或工具培訓,34%未受訓員工渴望獲得相關學習機會。JFF早前研究顯示,近60%中小企業將員工技能不足列為首要AI應用障礙。破除這一障礙,需從經濟實用的AI素養培訓入手,幫助員工成為負責任的技術使用者。
員工驅動的創新機制
其次,企業應激活員工自下而上的創新力。JFF調查發現,20%員工在無明確指令情況下主動使用AI,30%已將其用于戰略創新。研究證實,采納員工建議的企業更可能有效運用AI并提升工作質量。
要釋放AI增長潛力,企業需讓員工參與跨職能AI工具的試點與部署。一線工作者作為流程專家,最能幫助優化AI工具開發,他們才是發掘AI價值與創新應用的真正主力。
人機協作的重構
最后,企業需重新規劃員工的時間分配、工作性質與獨特技能,以釋放人機協作的最大效能。AI應用的直接目標應是讓員工聚焦于創造新產品、服務和增長價值。
哈佛商學院工作論文指出,AI能顯著提升團隊環境中的專業表現、知識水平與社會聯結。隨著AI自主決策能力增強,人類將更多轉向監督AI輸出、評估結果,以及管理人際協作活動。研究還發現,AI會顯著提升人類在人員配置、關系構建和團隊激勵等認知密集型任務中的領導價值。
雇主應把握先機,通過設計高質量崗位(并讓員工參與設計過程),充分激發人機協作優勢。
以人為中心的變革
工作形態的變革已勢不可擋。企業若想順利轉型,應當:支持員工的AI學習熱情,催化組織全域創新,系統性重構崗位以融合人機優勢。歷史經驗表明,技術革命的收益從不自動均分。唯有堅守"以人為本",才能讓AI真正成為創造優質崗位與經濟機遇的普惠力量。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