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譽文具主辦的國譽設計大獎(KOKUYO DESIGN AWARD),比賽以實現商品化為目標,廣泛征集融合了用戶視角的優秀設計,與設計師共同探討未來的產品設計。

2024年國譽設計大獎視覺形象由6D工作室主理人木住野彰悟設計。本年度比賽的主題是“原始”(primitive),他請來插畫師平井利和,以線條的形式畫了一組眼睛,這些充滿著智慧有著看透事物本質的眼力。接下來一起看下今年的獲獎作品!

2024年國譽設計大獎

最高獎

作品名?削鉛筆

作者?伝野 輔

“鉛筆”是一種制造自己形狀的材料的產品。我從小就有一只大手,而且用標準鉛筆握住它。因此,拿著鉛筆的方式是獨一無二的,并已被人們指出。我從來沒有遇到過真正容易使用的鉛筆。除我以外,我還考慮了這種產品,以為有些人感到不便。

2024年國譽設計大獎

優秀獎

01

作品名?Memento

作者?田中 聡一朗

在現代,在紙上寫作并立即將其扔掉,但是在古代,這些字母被用石頭和動物骨頭雕刻而來,然后自然風化。“ Memento”是一個小的白板,可以把它當作備忘錄。如果寫一點筆記,請擦除并再次寫入。如果您想慢慢看,可以輕輕地將其放在而不擦除。像石頭一樣的外觀在桌子上形成了景觀。這是現代眼花和原始時間中間的產品。

02

作品名?移ろう色鉛筆

作者?大原 衣吹

“轉移彩色鉛筆”以彩色鉛筆的顏色表示,芽從種子中散發出來,葉子長大,花朵盛開和枯萎。隨著季節的變化,花朵會改變它們的外觀,顏色在使用時會轉移,并且您可以享受意外的變化。

03

作品名?滴付箋

作者?フカタカ(佐藤 貴明、深沢 真緒)

顧名思義,“滴付簽”是一款外形為水滴形狀的書簽,它保留了您被感動的那一刻的記錄,就像一絲眼淚一樣。小巧的書簽雖然有點厚,但當書翻轉時,頁面自然會打開。您不必擔心邊緣的末端,就像矩形細長的粘合音一樣。您可以在頁面上的任何地方自由留下標記。

2024年國譽設計大獎

入圍作品

01

作品名?文具の素

作者?山田 泰之

“最佳文具”是使用3D打印制作一些專用文具的文具的核心部分。文具功能的核心功能,例如易于寫入的筆的筆尖,以及鋒利的剪刀刀片,以DIY零件的形式出售。同時,釋放了各種用途和尺寸零件數據,例如連接到文具上的握把。您可以改進數據,從0設計文具零件,或與某人共享零件數據。為某人創建文具的開源文具。

02

作品名 FLUTE

作者?酒元 菜摘

“FLUTE”紙質客房鞋,為您的雙腳帶來色彩。?“當我看到旅館提供的一次性客房鞋時,我回頭看著熟悉的一次性房間鞋,渴望接近旅行的積極感覺。揮舞著精美的紙鞋底,您想赤腳穿著它,并為您的腳底帶來愉悅的刺激。我希望它會脫下鞋子,并在您放心的那一刻產生積極的感覺?!?/p>

03

作品名?年輪定規

作者?A STUDIO(Lyu Muzhi、Jiang Fang、Chen Yang)

“年度輪尺”使用木環作為許多壽命,并測量抽象整數以外的長度。長度的概念是根據木材生長的自然痕跡重新定義的。年度戒指顯示自然的分布,加深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并提供了原始的意義。?還可以記錄雨水,溫度和營養的影響,并將木材的生長與生命尺寸聯系起來。它打破了整數的刻板印象,滿足了測量需求,同時又經歷了自然和原始的感覺,并加深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

04

作品名?Fig Emulsion

作者?W-oH(Yingqi Liu、Yuxuan Chen)

在現代社會中,諸如液態膠等文具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設計,但“無花果膠水”是一種獨特的形式,水果般的外觀脫離了傳統文具形象,從而喚起人類與自然之間的情感聯系,喚醒童年的記憶。當擠壓時,新鮮的膠水通過視覺,觸覺和心理學的互動創造了情感聯系,帶來趣味體驗。

05

作品名?巖窟のノート

作者?松本 卓也

正如人類的祖先在洞穴的墻壁上畫了圖片和西里以留下祈禱和愿望一樣,表達行為是過去繼續進行的類似人類的活動之一。即使時代發生了變化,人們對形狀的渴望也是我們生活在當今時代的我們所繼承的。正如我們的祖先使用洞穴墻作為一張靈感的畫布一樣,我們將筆記本的形式視為支持現代創作的畫布。

06

作品名?At the moment

作者?RANTA(古井 翔真、小林 遣)

海浪沖突的那一刻,篝火爆發的那一刻,滴落的那一刻。當您在平庸的風景中找到時刻時,您可能會感到驚訝和快樂。我認為,即使您通過注意到如此微不足道的變化,您也可以享受更多的“興奮”?!按丝獭笔且豢钜赃\動為主題的時鐘,它創造了一個機會,可以注意到“這一刻的豐富性”,而不是未來的計劃或過去的事件。

來源:網絡、最設計、國譽設計獎官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頂尖包裝

精選文章:

tylko 應用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來創建可定制的家具

一盞吊燈的藝術:可根據需要水平或垂直懸掛

探索 2024 年平面設計中的 10 種迷幻字體

爆火的“薄荷曼波”,又一波大數據審美?

扎哈事務所:我生來就是數字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