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2023年初,各地還在全力拼經濟,沒想到2024年初,各地竟然開始拼“美色”了!
從哈爾濱的185體院帥哥,到河南王一博、重慶肖戰、河北趙麗穎、江西劉濤的明星助陣,再到各大景區紛紛派出的“男女妲己”攻心計……
為了讓自己的家鄉出圈,各地文旅“卷”成了全員乙方的模樣,連局長們都紛紛放低姿態披上戰袍走進小視頻向年輕人示好。(設計師內心os:人和人的悲歡終于相通了!)
但是你以為不惜余力“獻出美色”就一定能帶來“潑天富貴”嗎?天真了天真了,甲方爸爸們豈是那么容易滿足的人!
你給了他們一個個五彩斑斕的效果圖,他們一定還會問你要報價、要工期、要質量、要服務……更可怕的是,甲方永遠想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東西,消費降級但審美升級的雙重壓力在文旅界一樣令人頭疼。
設計師這么多年的血淚教訓告訴你,文旅之美不能僅在“皮”,“骨相美”才是“抗衰凍齡”的關鍵!
尤其是面對如今互聯網的大量“照騙”和“劇透”,如何在集體高期待值下還能“保鮮”、不“見光死”,甚至讓人“上癮”?各地文旅局長若“聽勸”,卷完這波營銷,請現在、立刻、馬上開始卷審美!卷創意!卷品質!(翻譯一下,就是趕緊拼命花錢請設計師啊!)
初見如何驚艷
認識一座城就像認識一個人,始于顏值,敬于才華。第一眼的印象分如何拉滿,聰明的城市從交出的“相親照”就開始爭奪你的芳心,誰都不是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網紅鼻祖就是紐約。美國平面設計巨匠Milton Glaser創造的這一視覺形象,簡單但深入人心,曾憑一己之力拯救了紐約經濟,你一定不敢想象它已經火了近半個世紀,至今全世界都還在樂此不疲地套用著這個模板。
用設計向城市告白,同時也是城市在用設計向人們告白。作為“歐洲之門”,馬德里絕對是個熱情開放的“e人”,用一個見誰都要抱抱、滿滿都是愛的形象做標識,誰能拒絕得了這樣主動的“投懷送抱”。
“相親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疫情以來,國內外許多城市為了復蘇嚴重受創的旅游業,紛紛選擇“改頭換面”,更新自己的城市名片。
國內外近年更新的城市logo
至于效果嘛,只能留給大家自己品,不是所有更新都是升級,也不是所有改變都是改進。但希望總還是要有的,如果這一波各地文旅局入場玩梗能帶來一些新觀念新思路,那也算沒有白玩一場。
再見如何傾心
如果說自然景觀是一個城市的身體發膚,那么人工布局、公共空間、地標建筑等城市符號就是后天重要的衣著妝扮,它們被反反復復地用于識辨,構筑著城市的整體形象氣質,也表達著獨特的個性態度。
比起故宮、東方明珠、小蠻腰、洪崖洞等傳統城市地標,更有趣、更in、更內涵的城市“尖叫地標”正在成為吸引更多年輕旅行者爭相打卡的場域。一場City Walk,要的不僅僅是“相見甚歡”,更是人與城市實實在在去“發生關系”。
這種關系,可能是讓老建筑煥發新的生命力,讓當代人用當代的生活方式走進歷史空間。
比如一尺花園在全國各地進行的“魔改”,把咖啡店開進古鎮老宅、廠房糧倉、抗戰舊營地,讓人們用一杯咖啡的時間去感受不同的時代氛圍,沉浸式了解一個空間的故事和文明,歷史便又重新鮮活起來。
這種關系,也可能是讓藝術走進商業,讓驚奇與趣味不時閃現在普通人普普通通的生活之中。
魔都最擅長這種玩法,下腰女孩、長腿男孩、巨型玫瑰、巨型發光LV包,把天真和浪漫藏在生活的角落里等待著人們去邂逅,在藝術化的小日常中,城市的性格、審美、成長都得以與人們交流和分享。
無論用哪一種方式,當一個空間帶給了你感官的刺激,又能夠激起你內心的小漣漪,那致命的吸引力便會讓你欲罷不能。
終見如何難忘
喜歡容易,愛很難。對一個地方瞬間的心動常有,但留戀和偏愛,卻是許多城市求而不得的。愛,終究是要在“相處”之中產生的,“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終于人品”。
小到交通燈、指示牌、井蓋這樣的“點”:
德國各城市根據馬克思、貝多芬、貓王等名人形象設計的紅綠燈
新西蘭提醒小心動物甚至“空中飛人”出沒的路牌,充分體現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和極限運動的天堂
日本約有 12000種井蓋藝術設計,日本下水道宣傳平臺還聯合各地制作發行了五百多萬張“?井蓋卡片”以促進觀光旅游
大到街巷、道路、橋梁這樣的“線”:
法國巴黎政府基于一群年輕人的請愿,將狹小的街區公共空間改造成Pigalle Duperre籃球場,成為著名網紅“打卡點”,它和埃菲爾鐵塔、盧浮宮一起出現在了巴黎2024年奧運會的城市宣傳片中
荷蘭開創性啟用夜光自行車道和太陽能自行車道,將清潔能源與綠色出行完美結合
中國的京張鐵路遺址公園、臺中綠色長廊,澳大利亞的SKY-RAIL社區活動公園、費什巷鎮廣場等,充分利用了鐵路、高架下的線性空間創造具有多功能性、包容性和吸引力的社區景觀
再到廣場、公園、社區等城市之“面”:
西班牙巴塞羅那ant Antoni超級街區計劃,以開放的態度鼓勵市民的參與,曾經的交通路口,成為舒適的廣場,汽車的噪聲被孩子老人的歡聲笑語和鄰里間的輕松交談取而代之……
意大利托斯卡尼尼社區改造項目,專注于對居民集體意識的建設,它刺激了公共區域的再利用和新的功能分區,成為集體創造的開放之所,在不斷的對話中形成了一個活躍且可靠的社區
“公園就在門口”,各種優秀的社區公園改造項目,提供了更多活躍和富有想象力的有趣空間
「Brainy is the New Sexy」,一座城市最頂級的魅力來自于“大腦”。只有當城市文旅設計真正動腦去體察不同人群的需求,去思考社區復興、文化傳承、無障礙化、兒童友好、適老化改造、可持續發展等等,才能真正用“性感”的靈魂去承托各種好看的“皮囊”。
所謂思路不對,投資全廢。2024年初這場文旅之“卷”揭開了各地城市更新的大戰,是文化的更新、建設的更新,更是底層邏輯的更新。想贏不在一時,激進更要懂得回歸,從物回到人,從資本回到人本,從權力回到權利,才能真正讓流量回到價值。
精選文章: